科普

联系我们
  • 北京新融公益基金会
  •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1号A-1803号
  • bjxrjjh@sina.com
  • 100028
  • 010-58222988
  •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及防治要点
    慢病领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诊断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发生在孕中晚期,是孕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发生与孕期体内激素变化有关,这些激素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虽然大多数GDM患者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其未来患2型…
    标签: 科普
  •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慢病领域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一)健康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肥肉、动物内脏,以及采用油煎烧烤的食物,炒菜少放油和盐,多吃新鲜果蔬,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二)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
    标签: 科普
  • 学会心脏的小信号
    慢病领域 一、心脏发出的SOS信号 红色警报: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痛伴冷汗 隐形征兆:快走时气促、平卧咳嗽加重 体液预警:脚踝肿胀(按压凹陷超过30秒不恢复) 生物钟异常:夜间多次起夜排尿(可能与心衰相关) 二、三维护心体系:预防监测…
    标签: 科普
  • 心脏的四大疾病
    慢病领域 心脏是人体的“永动机”,每天跳动约10万次,推动血液滋养全身。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疾病已连续20年位居全球死因首位。心内科医生带您系统了解心脏防护知识,构筑立体化健康防线。 一、心脏危机四重奏:四大常见疾病解析 1. 冠心…
    标签: 科普
  • 糖友洗澡门道多,4个要点带你安全沐浴
    慢病领域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皮肤护理,而洗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弱,且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洗澡时需格外谨慎。以下为糖尿病患者洗澡时需要注意的4个要点。 一、水温适宜,避免…
    标签: 科普
  • 守护心脏的五大"护心盾牌"
    慢病领域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引擎,科学防护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心内科医生为您梳理关键保护措施,筑牢心脏健康防线。 盾牌一:饮食三色法则 每日饮食遵循"红黄绿"搭配:红色瘦肉(每天≤100g)、黄色杂粮(占主食1/3)、绿色蔬菜(500g以上…
    标签: 科普
  • 警惕这些心脏警报
    慢病领域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核心,但许多威胁心脏健康的疾病常以"温和"症状悄然进展。我国每年约54.4万人死于冠心病,但超60%患者在发病前未及时识别预警信号。以下是临床最常见的四类心内科疾病及其关键识别特征: 1. 冠心病:血管里的"交通堵塞&quo…
    标签: 科普
  • 心律失常如何监测
    慢病领域 在心内科护理中,监测心律失常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心律失常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心内科护理中监测心律失常的具体方法: 1. 心电图(ECG)监测 • 常规心电图:这是最常用的心律失常监测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标签: 科普
  • 那些被忽视的心血管健康信号
    慢病领域 你是否经常在爬楼梯时气喘吁吁?是否会在深夜突然惊醒感到胸闷?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反应,可能是心脏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心血管疾病已悄然成为威胁现代人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但很多人对心脏的预警机制并不了解。 一、心脏的"生命节…
    标签: 科普
  • 心内科注意事项
    慢病领域 心内科相关疾病治疗后注意事项: 1. 坚持服药:如果医生开具了药物,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有些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等,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2.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如每…
    标签: 科普
  • 冠心病:认识与防治
    慢病领域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标签: 科普
  • 三个容易被忽视的预警信号
    慢病领域 心脏是人体最精密的"发动机",但许多人对它的求救信号视而不见。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60%的急性心梗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群中。 打鼾伴呼吸暂停的患者,心肌缺血风险增加3倍。这种睡眠时反复缺…
    标签: 科普
  • 糖尿病患者能吃山药吗?
    慢病领域 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它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适合身体虚弱、精神倦怠、消化不良、慢性腹泻、遗精盗汗、虚劳咳嗽、夜多小便以及糖尿病患者食用。此外,山药的升糖指数(GI)相对较低…
    标签: 科普
  • 心内科护理措施
    慢病领域 心内科护理是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支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心内科护理的一些常见措施: 一、病情监测 1. 生命体征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标签: 科普
  • 警惕这些心脏术后并发症
    慢病领域 心脏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介入手术(如支架植入)、药物治疗还是心脏外科手术后,都可能面临并发症风险。 心脏手术可能损伤传导系统,引发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突然出现心悸、眼前发黑或晕厥,需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医生常采用药物复律或…
    标签: 科普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计划
    慢病领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计划对于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控制总热量摄入是糖尿病饮食计划的基石。患者需依据自身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精确计算每日所…
    标签: 科普
  • 体检查出血糖高,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吗?
    慢病领域 即使没有症状,血糖升高也不容小觑,及时采取措施非常必要。 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血糖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如果…
    标签: 科普
  • 带状疱疹:不只是“缠腰龙”
    其他领域   被称为“带状疱疹”的疾病,每年困扰着全球数百万成年人,但其危害性却常被“不致命”的表象掩盖。带状疱疹与水痘同源,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发。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消失,而是沿感觉神经迁移至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中终身潜…
    标签: 科普
  • 认识带状疱疹——病毒的重生之痛
    其他领域 在人体神经系统的暗处,潜伏着一种名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致命刺客。它曾在幼年时期引发水痘,却在痊愈后悄然藏匿于脊髓神经节中,等待数十年后卷土重来。据《柳叶刀》研究显示,全球约30%的人一生中会遭遇它的二次攻击——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标签: 科普
  • 比皮疹更危险的隐形杀手
    其他领域 带状疱疹除自身外,它的并发症也不可小觑,千万不要忽视。比如神经系统的持久创伤,PHN机制:病毒破坏神经节导致中枢敏化,痛觉信号被放大200%;运动神经损伤:15%患者出现局部肌肉无力或瘫痪;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脑炎、脊髓炎发生率约0.5%。还有多系统连锁反…
    标签: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