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洗澡门道多,4个要点带你安全沐浴

发布日期:04月08日 14:23     浏览次数:14
标签: 科普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和皮肤护理,而洗澡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弱,且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洗澡时需格外谨慎。以下为糖尿病患者洗澡时需要注意的4个要点。

一、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糖尿病患者常因神经病变导致皮肤感觉减退,尤其是四肢末端,对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因此,在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建议控制在3740℃。过高的水温不仅容易造成烫伤,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建议患者在洗澡前先用手肘内侧测试水温,确保水温适宜。此外,泡澡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以1520min为宜,避免长时间浸泡导致皮肤过度浸泡而失去天然油脂,引发皮肤干燥和瘙痒。

二、选择温和的清洁用品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刺激。因此,在选择沐浴用品时,应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无香料的产品。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因为它们可能会破坏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甚至感染。建议选择pH值接近皮肤的弱酸性或中性清洁产品,并且在使用后彻底冲洗干净,避免清洁产品残留对皮肤造成刺激。

三、注意皮肤保湿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变得干燥、瘙痒。因此,在洗澡后,应及时使用保湿霜或乳液,以锁住皮肤水分,减少皮肤干燥和瘙痒的发生。建议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产品,并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此时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较高,保湿效果最佳。对于皮肤特别干燥的患者,可选择含有尿素、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这些成分能够有效滋润皮肤,改善皮肤干燥状况。

四、控制洗澡频率,避免过度清洁

糖尿病患者虽然需要保持皮肤清洁,但过度洗澡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屏障,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可每周洗澡23次,夏季可适当增加至每天1次。如果出汗较多或皮肤油腻,可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调整洗澡频率。同时,要注意洗澡时的清洁方式,避免用力搓洗皮肤,以免损伤皮肤角质层。对于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应特别注意清洁,但也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破损。

 

杨桂芬 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卫生室 内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