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中,诺如病毒感染因其起病急、传染性强、波及范围广而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秋冬季节及集体生活环境中,诺如病毒更容易引发聚集性疫情。由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科学的应对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诺如病毒感染后的家庭护理要点、就医指征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在诺如病毒“突袭”时能够沉着应对,保障儿童健康。
一、科学的家庭护理要点
当孩子感染诺如病毒后,科学的家庭护理是帮助孩子恢复的关键。首先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确诊后应让孩子居家休息,避免前往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恢复正常集体生活。同时,家长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自我防护,接触孩子呕吐物、粪便后需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对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饮食护理方面,应遵循“少量多次、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呕吐停止后可逐渐给予患儿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稀粥等,避免给予牛奶、豆浆、果汁等易引起腹胀或加重腹泻的食物。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若孩子拒绝饮用口服补液盐,也可给予温开水、淡盐水等,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以免刺激胃肠道引起再次呕吐。
对症护理同样重要。对于发热的孩子,可采用物理降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腹痛明显时可适当热敷腹部,但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呕吐腹泻次数、尿量变化等情况,记录病情变化,为就医提供参考。同时要让孩子多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身体恢复。
二、需及时就医的危险信号
虽然多数诺如病毒感染患儿症状较轻,可通过居家护理自行恢复,但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及时就医: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无法进食进水;腹泻频繁,每日超过8次或伴有明显脱水症状(如口唇干燥、尿量显著减少、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婴幼儿、有慢性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后症状较重或病情进展较快。就医时应向医生详细描述孩子的症状、发病时间、饮食情况等,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三、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断传播途径。家长应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清洗双手至少20秒。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和加工,避免交叉污染。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生活用品及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消毒。在诺如病毒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场所,应加强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病例,应立即让患儿居家隔离,对呕吐物、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开窗通风,防止病毒扩散。同时要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及时发现潜在病例,早期干预,避免疫情蔓延。
志愿者投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