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0~3岁婴幼儿按时接种疫苗,是构建免疫屏障、防控各类传染性疾病的核心策略,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家长详细梳理各阶段疫苗接种的时间安排及相关说明。
出生24小时内:此阶段需完成乙肝疫苗首剂与卡介苗的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若未及时防控,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的关键疫苗,能显著降低婴幼儿感染结核菌后发生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疾病的风险,为宝宝早期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
1月龄:应接种乙肝疫苗第二剂。这是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程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后续接种进一步强化免疫应答,刺激机体产生更为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从而巩固对乙肝病毒的防御能力,有效降低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及病毒慢性化的可能性。
2月龄: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专为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设计,该病毒可导致儿童肢体麻痹等严重后遗症,极大影响孩子的终身生活质量。在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及时接种,能够切实保护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
3月龄:本月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和百白破联合疫苗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剂继续强化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防护效果;百白破联合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严重疾病。其中,百日咳会引发剧烈且持续的咳嗽,严重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和正常进食;白喉可在咽喉部形成灰白色假膜,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破伤风则可能通过伤口感染引发全身肌肉痉挛,这些疾病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必须高度重视。
4月龄:需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剂和百白破联合疫苗第二剂的接种。多次接种这两种疫苗是确保免疫效果稳固的关键,通过规律接种使孩子体内产生足够浓度且持久的保护性抗体。随着婴幼儿月龄增长,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接触病原体的概率增加,持续的免疫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5月龄:本月应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第三剂。通过多次规范接种,持续刺激婴幼儿免疫系统,使机体对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梭菌的识别能力和防御机制不断增强,逐步构建起针对这三种疾病的坚固免疫屏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6月龄:需接种乙肝疫苗第三剂和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一剂。乙肝疫苗第三剂的接种标志着乙肝疫苗全程免疫程序的完成,能使孩子获得更为可靠和持久的乙肝免疫力;A群流脑多糖疫苗主要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月龄:此阶段需接种麻风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剂。麻风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和风疹两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疾病均会引起发热、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对孩子健康危害较大;乙脑减毒活疫苗专门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该疾病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及时接种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9月龄:应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二剂。本次接种是对首剂疫苗的加强免疫,通过再次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进一步提升对A群脑膜炎球菌的抗体水平,巩固免疫效果。
18月龄:需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第四剂、麻腮风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第四剂属于加强免疫接种,可维持机体对相关疾病的持续保护;麻腮风疫苗在预防麻疹、风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腮腺炎的免疫保护;甲肝减毒活疫苗则专门用于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为孩子的健康增添多重防护。
2岁:需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二剂。再次接种乙脑疫苗可显著强化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效果,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户外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接触病毒的机会增多,持续的免疫保护能更好地保障孩子免受乙脑病毒的侵害,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