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立即停下休息:隐藏的心脏健康威胁

发布日期:04月21日 13:52     浏览次数:22
标签: 科普

跑步作为一种广泛受欢迎的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代谢水平、改善身体耐力等。然而,跑步后立即停下休息,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伤行为。

当人们在跑步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处于活跃状态。尤其是肌肉,它们进行着有节奏的收缩与舒张。这种有规律的运动对于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肌肉收缩时,会对周围的静脉血管产生挤压,推动血液克服重力和血管阻力,源源不断地回流到心脏。此时,心脏也会相应地调整工作状态,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但如果跑步突然停止,情况就会发生急剧变化。肌肉瞬间停止有节奏的活动,失去了对静脉血液的挤压动力,原本顺畅流动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与此同时,心脏由于惯性,在短时间内仍维持着较高的心率和心输出量。这就使得大量血液在肌肉停止辅助回流的情况下,淤积在外周血管中,无法及时有效地回到心脏。

心脏的正常工作依赖于充足的回心血量。当回心血量急剧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会显著下降。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指心室在舒张期末所容纳的血液量,它与心脏每搏输出量密切相关。每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次跳动所射出的血液量。一般情况下,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越大,心肌纤维被拉伸得越长,根据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心肌收缩力就越强,每搏输出量也就越大。而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因回心血量不足而下降时,心脏每搏输出量也会随之减少。

并且,为了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保障身体各器官的正常供血,心脏不得不进一步加快跳动频率。心脏跳动频率的增加意味着心肌需要更频繁地收缩和舒张,这无疑会显著增加心肌耗氧量。

因此,在跑步结束后,应进行适当的缓冲活动,如慢走一段时间,让肌肉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收缩与舒张,帮助静脉血液顺利回流,使心脏能够平稳地从高强度工作状态过渡到正常状态。

 

沈振丽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分院 全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