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新陈代谢速度减缓,身体的需水量相应减少。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也会有所调整,尿液生成速度降低。此时,心脏的工作负荷相较于白天也有所减轻,心率会有所下降,心输出量减少,以维持身体在睡眠状态下较低的代谢需求。
冠心病患者在睡前大量饮水会增加血容量。水分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得血管内的血液总量增多。根据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原理,血管内血容量的增加会导致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即血压升高。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本身冠状动脉就存在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血压的升高会进一步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将血液泵出,以克服升高的血压。这无疑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得心肌耗氧量增加。
其次,大量饮水后,肾脏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会加速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这就意味着夜间需要频繁起夜排尿。起夜过程中,患者从睡眠状态突然转为清醒状态,身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心率加快。这种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对于冠心病患者十分不利。尤其是在夜间,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相对较为脆弱,血压和心率的急剧变化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会导致冠状动脉管腔进一步狭窄,甚至短暂闭塞,使心肌供血急剧减少,从而引发心绞痛,严重时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此外,频繁起夜会打断正常的睡眠进程,导致睡眠片段化,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不利于冠心病的控制和康复。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睡前应避免大量饮水。睡前2h内,饮用不超过200mL的水较为适宜。这样既能补充身体在夜间可能消耗的水分,又不会对心脏和睡眠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养成规律的饮水习惯,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更好地维护心脏健康,控制病情发展。
沈振丽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分院 全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