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治疗:重建营养平衡
实践"211餐盘法":2拳蔬菜(深色为主)、1掌蛋白质、1拳主食(优选全谷物)
控糖关键: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燕麦片(GI=55)替代白面包(GI=80)
限盐控油:每日食盐≤5g,烹调油≤25ml,警惕"隐形糖"摄入(如酸奶含糖量可达12%)
二、运动疗法:激活代谢引擎
糖耐量受损者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降低糖尿病风险40%
运动处方:餐后1小时进行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170年龄),配合抗阻训练增肌
特别提醒:空腹血糖>16.7mmol/L或合并酮症时需暂停运动
三、血糖监测:建立健康档案
家用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3月检测1次
目标值: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HbA1c<7%
四、药物治疗:精准调控血糖
二甲双胍:一线用药,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
DPP4抑制剂:温和降糖,低血糖风险低
SGLT2抑制剂:排糖神器,额外带来心血管保护作用
胰岛素治疗:基础餐时方案模拟生理分泌,注射技术革新(如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起效15分钟)
五、心理干预:打破焦虑循环
建立"糖尿病同伴支持小组",分享控糖经验
正念减压训练(MBSR)可降低血糖波动幅度15%20%
家属参与:学习血糖监测、急救知识,营造支持性家庭环境
苏文勇 扬中市新坝中心卫生院 全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