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水泡弄破好得快?大错特错!

发布日期:04月08日 16:45     浏览次数:8
标签: 科普

在带状疱疹的认知中,有个常见误区:弄破水泡能加快病情好转。实则不然,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加速康复,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于神经节的病毒被激活,引发疾病。发病后,皮肤会出现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泡,同时伴有剧痛。

有人认为弄破水泡能加速愈合,其实这是错误认知。带状疱疹的水泡里充满病毒,弄破后,病毒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增加自身其他部位的感染风险,比如不小心触摸破损处,再触碰其他皮肤,病毒就可能扩散;还会传染他人,尤其是未患过水痘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一旦接触,就容易被感染。

而且,水泡起着保护皮肤的作用,弄破它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外界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极易侵入,引发继发感染。一旦感染,病情会变得复杂,不仅病程延长,还可能留下难看的疤痕。

得了带状疱疹,正确做法是保持水泡完整。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不适。若水泡不慎破裂,需用碘伏等温和消毒剂轻轻擦拭,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同时,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病毒、止痛和营养神经的药物,这才是促进康复的有效方法。

  所以,面对带状疱疹,千万不要盲目弄破水泡,科学应对才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杨孔超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