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场与代谢失衡的持久战——从认知到科学管理

发布日期:04月08日 15:03     浏览次数:19
标签: 科普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全球约4亿人受其困扰,中国患者高达1.16亿。这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核心在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并引发多器官损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糖尿病主要分为:

 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需终身依赖胰岛素(占5%10%);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与肥胖、久坐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占90%以上);

 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

1.心肾双重危机30%-40%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成为尿毒症的主要诱因

2. 微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高血糖损伤眼底血管,致盲风险增加5倍;

    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甚至糖尿病足,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

3. 代谢综合征  

   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科学治疗:

1. 药物治疗新进展  

    二甲双胍:一线用药,但需注意餐前服用可提升降糖效果;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葡萄糖重吸收,兼具降糖、减重、心肾保护作用,但可能增加泌尿系感染风险;

    GLP1受体激动剂:延缓胃排空、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达26%

2. 精准血糖监测  

   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CGM),每15分钟自动记录数据,识别夜间低血糖及餐后峰值。

预防策略:

1. 高危人群筛查40岁以上、肥胖、有家族史者应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2. 生活方式革命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蔬果≥500g,全谷物替代精米面,优质蛋白选择鱼类及豆类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餐后90分钟运动可降低血糖峰值30%;睡眠:深度睡眠不足5小时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20%

  据文献WHO全球糖尿病报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指南及最新临床研究中指出,糖尿病管理是一场需要医患协作的持久战。通过早期筛查筑起防线,借助个性化治疗精准记住:每一次血糖监测、每一口健康饮食、每一步运动足迹,都是对生命质量的郑重承诺。

 

叶向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老年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