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瞎练!运动控血糖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布日期:03月26日 10:17     浏览次数:28
标签: 科普

在对抗高血糖的战斗中,运动是强有力的武器。然而,若方法不对,不仅难以收获理想的控糖效果,还可能白费力气。

很多人运动控血糖时,常陷入误区。有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越好,于是拼命进行高强度训练,却不知这样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过大。比如,短时间内的剧烈运动,身体会应激分泌大量升糖激素,反而使血糖升高。还有人运动时间不规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血糖也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那么,怎样运动才是正确控糖之道呢?首先,运动方式的选择很关键。有氧运动是控糖的首选,像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以快走为例,它能持续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将其分配到5,每天30min

运动时间也有讲究。最好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处于上升阶段,运动能更好地促进血糖消耗。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发生。若清晨空腹运动,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储备,运动时易出现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

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同样不可或缺。运动前510min的热身活动,如简单的关节活动、慢走等,能让身体各部位为即将开始的运动做好准备,减少运动损伤风险。运动后1015min的拉伸,可帮助放松肌肉,缓解运动疲劳,还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血糖的代谢。

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血糖。尤其是刚开始运动或者运动强度、时间有变化时,更要密切关注血糖波动。如果运动后血糖过低,可适当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如一块饼干、一杯果汁。

运动控血糖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的持久战。只有避开错误的运动方式,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才能让运动真正发挥控糖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血糖,拥抱健康生活。让我们一起科学运动,为血糖健康保驾护航

 

仇建波 常州市新北区魏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