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红色警报:认识带状疱疹

发布日期:03月31日 11:10     浏览次数:32
标签: 科普

  在皮肤科的诊室里,常有患者撩起衣角露出腰背部成串红疹,疼得直冒冷汗:"医生,我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要挂了?怎么那么疼?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与儿童水痘是同源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神经节中伺机而动。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如疲劳、压力、衰老或患有慢性病),沉睡的病毒就会沿神经纤维向皮肤"进军",引发特征性皮损和神经痛。据数据统计,约30%的人一生中会遭遇带状疱疹,50岁以上人群年发病率超过1%

  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分为三个阶段:前驱期出现皮肤刺痛、灼热或瘙痒;2-3天后进入急性期,单侧身体出现红斑基础上成簇水疱,常呈带状分布,胸腰部占55%,头面部占15%;恢复期水疱结痂脱落,一般会遗留色素沉着。最令人困扰的是神经痛,约10-30%患者会发展为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这种刀割样疼痛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这种病症治疗关键在于""字。发病72小时内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降低PHN风险。联合普瑞巴林等神经痛药物及甲钴胺营养神经,配合氦氖激光等物理治疗能加速恢复。中医的火针疗法、刺络拔罐对缓解症状也有独特优势。切记不要轻信流传在民间偏方,不当处理可能引发感染。

  预防胜于治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可将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降低97%,保护效力持续至少7年。建议5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或低下者(如肿瘤患者)接种。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度运动,是筑牢免疫防线的根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活动期患者可能通过疱液传播病毒,从未患过水痘的孕妇、儿童应避免与其接触。当发现身体单侧出现不明原因疼痛或皮疹时,请立即就医——带状疱疹的治疗就是与病毒扩散速度赛跑,及时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守护健康。

 

王云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