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一旦频繁复发,不仅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眶内、颅内等并发症。因此,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至关重要。
一、规范治疗,打牢康复根基
很多鼻窦炎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时,就自行停药,这是导致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治疗鼻窦炎,务必遵循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若是细菌感染引发的鼻窦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通常要持续用药10~14天,彻底杀灭细菌,防止炎症反复。鼻用糖皮质激素也不可或缺,像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它能减轻鼻黏膜炎症与肿胀,改善鼻窦通气引流,需按疗程规范使用。减充血剂可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发药物性鼻炎。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能稀释脓涕,促进排出,同样要坚持服用。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或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鼻内镜手术是有效的选择。通过手术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开口,恢复鼻窦正常通气和引流,降低复发几率。不过,术后也需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配合后续治疗。
二、日常护理,做好细节防护
日常的点滴护理对预防鼻窦炎复发意义重大。鼻腔冲洗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每天1~2次冲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病菌,减轻炎症。冲洗时要注意方法正确,避免呛水。改掉用手挖鼻孔的坏习惯,手上细菌众多,挖鼻孔易损伤鼻黏膜,让细菌乘虚而入。还要注意擤鼻方式,鼻塞涕多时,要两侧鼻孔交替轻轻擤鼻,切勿用力过猛,否则鼻腔分泌物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在鼻窦炎发作时,可用湿热毛巾热敷鼻根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缓解鼻塞和头痛等不适。
三、优化环境,减少外界刺激
不良环境是鼻窦炎复发的“帮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减少病菌滋生。在寒冷、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避免鼻黏膜过于干燥。雾霾天、花粉季等空气污染严重或过敏原较多时,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要佩戴专业防护口罩,阻挡粉尘、花粉等有害物质。此外,还要远离厨房油烟、二手烟、油漆味等刺激性气体,这些气体长期刺激鼻黏膜,易诱发炎症。
四、增强体质,提升免疫防线
身体免疫力强了,才能更好抵御鼻窦炎复发。均衡饮食是基础,多吃富含维生素(如橙子、草莓、菠菜等)、矿物质(如牛奶、鱼虾、坚果等)和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类等)的食物,为身体提供充足营养。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同样关键,每晚睡7~8小时,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免疫系统才能正常运转。
五、治疗相关疾病,消除潜在隐患
一些相关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鼻窦炎康复,增加复发风险。比如鼻中隔偏曲,会阻碍鼻窦通气引流,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手术矫正。鼻息肉患者,息肉会堵塞鼻窦开口,需通过手术切除,并配合药物治疗。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也可能引发鼻窦炎,要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此外,有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时,也要积极治疗,防止细菌蔓延至鼻腔,诱发鼻窦炎。
志愿者投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