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内科常见疾病
- 慢性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以肾小球为主的炎症病变,多数病因与免疫反应有关,比如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患者往往会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2.肾病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 3.5 克)、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常见病因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多种肾小球疾病。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会导致血液中白蛋白减少,进而引发水肿,还会促使血脂升高。
3.急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发病较为迅速,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急剧下降,可能由肾前性因素(如严重脱水、失血导致肾灌注不足)、肾性因素(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后性因素(如尿路结石、肿瘤压迫尿路等)引起。
慢性肾衰竭则是肾功能缓慢、进行性恶化的过程,往往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长期发展的结果,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随着肾功能的不断减退,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等诸多症状,晚期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二、肾内科疾病的预防与生活管理
1.预防感染: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是诱发或加重肾内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同时注意保持泌尿系统清洁,多饮水、不憋尿,以降低泌尿系感染风险。
2.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两个重要病因。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另外,高尿酸血症也会损伤肾脏,所以也要关注血尿酸水平,必要时进行降尿酸治疗。
3.定期检查: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尤其是有肾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肾脏超声等,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肾脏功能检查。
肾内科的疾病种类繁多且复杂,大家一定要关注肾脏健康,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和保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守护好肾脏这个 “生命之肾”。
朱凌波 南通市中医院 肾病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