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的病毒“复仇记”

发布日期:08月01日 11:18     浏览次数:499

许多人不知道,令人闻之色变的带状疱疹,竟与童年时期的水痘同根同源。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后,病毒会终身潜伏在脊髓神经节中。当免疫力因衰老、压力、癌症或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而“破防”时,病毒便会沿着神经纤维向皮肤发起攻击。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病例超150万,年龄每增长10岁,发病率增加约50%

带状疱疹最典型的症状是单侧身体出现灼烧样、电击样疼痛,常被误诊为心绞痛、胆结石或肌肉拉伤。约70%患者在疼痛发作3-5天后,皮肤上会冒出成簇红斑和水疱,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胸腰部占60%,头面部占20%)。若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可能导致角膜溃疡甚至失明;感染耳部神经则可能引发面瘫、耳鸣。最凶险的是,约30%患者会遗留后遗神经痛,这种刀割般的疼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影响睡眠和心理健康。

高危人群:这8类人最易被盯上  

1. 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免疫力随年龄衰退)  

2. 癌症患者(尤其是淋巴瘤、白血病)  

3.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慢阻肺、心衰患者风险升高2-4倍)  

4. 免疫缺陷者(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人群)  

5. 长期熬夜、高压人群(皮质醇分泌破坏免疫平衡)  

6. 创伤/大手术后患者(机体应激导致免疫力骤降)  

7. 女性群体(发病率比男性高30%)  

8. 未接种疫苗者(疫苗可降低90%以上发病风险)  

治疗黄金72小时:抓住三个关键  

1. 抗病毒:发病72小时内服用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可缩短病程、减少病毒扩散  

2. 止痛:轻中度疼痛用普瑞巴林,重度疼痛需联合阿片类药物  

3. 护神经:甲钴胺、维生素B1促进神经修复,降低后遗症风险  

2020年在我国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对5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达97.2%,免疫力可持续10年。即使曾患带状疱疹,接种后仍能降低80%复发风险。接种建议:50岁以上人群优先接种;免疫缺陷者需医生评估后注射;与新冠疫苗间隔14天以上

 

吴海生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疼痛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