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好发人群:高危因素与疾病关联

发布日期:04月21日 14:33     浏览次数:76
标签: 科普

肺心病并非随机发生,特定人群由于存在多种高危因素,相较其他人更易罹患此病。

长期吸烟人群是肺心病的高发群体。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后,会刺激和损伤气道黏膜,使气道的纤毛运动功能受损,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复刺激,会使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通气功能受阻。为了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肺部会不断增加呼吸做功,肺动脉压力随之升高,右心室负荷逐渐加重,最终引发肺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也属于肺心病的好发人群。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在COPD病程中,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持续下降,肺组织弹性减退,残气量增加,导致肺内气体潴留。这不仅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还会引起肺血管床减少、血管重塑等病理改变,致使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随着肺动脉高压的持续发展,右心室为了克服增高的压力,需要不断加强收缩做功,久而久之,右心室逐渐肥厚、扩张,进而发展为肺心病。

居住在寒冷、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同样易患肺心病。寒冷环境会使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加重慢性肺部疾病的病情,促使肺心病的发生。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分压较低,人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会出现代偿性的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会加重肺循环阻力,导致肺动脉高压。同时,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下,肺血管平滑肌收缩,肺血管重塑,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最终引发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形成肺心病。

此外,虽然遗传因素在肺心病发病中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家族中有肺心病患者的人群,其患肺心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应更加关注肺部健康,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高云 淮安市淮安区山阳街道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