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季节存在明显关联,春秋季节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了解带状疱疹在春秋季节高发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春秋季节的环境特点会显著影响免疫调节与带状疱疹发病。春季气温回升且波动大,昼夜温差明显;秋季气温渐降,同样有较大温度变化。人体免疫系统对温度敏感,这种频繁且大幅的温度波动,会干扰免疫系统正常节律。从免疫细胞活性来看,温度不稳定致使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活性短期内波动。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时,机体对潜伏病毒的监控和抑制能力减弱。例如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人,初次患水痘后,病毒长期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免疫系统因温度变化功能减弱,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易逃脱免疫监视,被激活并大量复制,引发带状疱疹。
春秋季节的环境因素也利于带状疱疹发病。春季空气中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浓度大增,秋季类似。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免疫应答。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组胺、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不仅引发皮肤瘙痒、呼吸道过敏等症状,还干扰免疫系统对其他病原体的正常反应。对于潜伏在神经节内的VZV病毒,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打破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平衡,使其更易被激活。
此外,春秋季节人们户外活动、社交活动增多。人群聚集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若周围有水痘患者(水痘与带状疱疹均由VZV病毒引起),其呼吸道飞沫或疱疹液中的病毒颗粒,可通过空气或直接接触,感染未患过水痘且免疫力低的人群,引发初次感染。同时,频繁社交和外出易使人过度劳累、休息时间减少,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增加潜伏VZV病毒的激活风险。
周梅华 丹阳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