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的“生死时速”

发布日期:08月01日 16:19     浏览次数:518

心脏,是我们身体中那台不知疲倦的引擎,日复一日搏动,维系着生命河流的奔涌不息。

一、红灯闪烁:识别心脏发出的危急信号

心脏突感不适,情形各异,轻重有别。以下几种情况尤其需要警觉:

剧烈胸痛: 这是最典型也最危险的信号。这种痛感常被形容为“压榨性”、“紧缩感”或“沉重感”,仿佛有巨石压在胸口,位置多在胸骨后方或心前区,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甚至背部放射。

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的、无明显诱因的严重气短,安静休息也无法缓解,甚至平卧时加重,需要坐起来才能稍感顺畅(端坐呼吸)。

心悸与晕厥: 心悸指自觉心跳异常,感到“心脏跳到嗓子眼”、“漏跳一拍”或“乱跳”。若同时伴有眼前发黑、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或接近晕厥),这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严重心动过缓)的征兆,有极高的猝死风险。

其他关联信号: 如伴随上述症状的大汗淋漓、恶心呕吐、难以解释的极度疲乏或濒死感等,都需高度重视。需特别警惕的是,部分患者(尤其糖尿病或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难以解释的严重乏力、胃部不适或牙痛等。

二、险情解码:揪出背后的致命元凶

急性冠脉综合征: 这是最常引发致命性胸痛的元凶。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肌输送氧气和养分。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缺血严重。胸痛发作更频繁、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变差。这是心肌梗死即将发生的危险信号。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其供血区域的心肌因持续缺血而开始坏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迟一分钟开通血管,就有更多心肌细胞不可逆地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重要原因。

恶性心律失常: 心脏跳动失去了正常的节奏

急性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主动脉夹层: 虽非严格意义的心脏病,但常表现为剧烈胸痛且极其凶险。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涌入中层形成夹层。疼痛常被描述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瞬间达到顶峰,疼痛部位可从前胸迅速扩展到后背或腹部。可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或重要分支血管阻塞,死亡率极高。

三、生死竞速:面对警报的黄金法则

当心脏警报拉响,正确的应对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1.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无论你在做什么,立刻停下,静坐或平躺(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任何活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速心肌坏死或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2.  紧急呼救!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立刻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清晰告知接线员你的症状、具体位置和联系方式。不要自行驾车或打车去医院,专业急救人员能在途中进行初步评估和必要处理(如心电图、吸氧、药物),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犹豫和拖延是心脏急症最大的敌人。

3.  谨慎用药(如条件允许且明确适应症):如无法确认是否为心梗或存在禁忌症,不要擅自服用。

4.  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尽量放松,避免过度紧张焦虑(虽然很难),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如有家人朋友在场,让其陪伴并准备好医保卡、病历资料等。

心脏急症面前,时间刻度被重新定义——每一秒都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读懂心脏突然亮起的红灯,理解那压迫胸口的沉闷、呼吸的艰难或心率的紊乱背后潜藏的危机,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当心脏的警铃猝然敲响,果断行动胜过一切犹豫。

请记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永远是面对心脏急症最核心、最有效的行动。生命脆弱,却也坚韧,而这坚韧往往始于危急时刻一次正确的选择。守护心脏,亦是守护我们生命中最蓬勃的力量。

 

顾小卫 如东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