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体消化系统运转的关键,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却在悄悄地伤害着我们的胃。这些饮食习惯看似平常,日积月累却可能引发各种胃部疾病,甚至对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饮食不规律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很多人因为工作忙碌或者生活节奏快,经常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吃得过晚、过饱。长期不吃早餐,胃酸没有食物可消化,就会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而晚餐过晚或过饱,会使胃在睡眠时负担加重,胃黏膜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增加了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风险。此外,暴饮暴食也是极为伤胃的行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会使胃突然扩张,胃壁肌肉过度拉伸,导致胃蠕动功能失调。同时,过量的食物需要更多的胃酸来消化,这会使胃酸分泌过多,不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还可能损害胃黏膜,增加患胃病的几率。例如,一些人在节假日期间或者参加聚会时,毫无节制地进食,之后就容易出现胃部不适,长期如此,胃部疾病便会接踵而至。
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对胃的伤害不容小觑。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等,虽然能够增添食欲,但会刺激胃黏膜,使其充血、水肿,甚至引发胃黏膜的糜烂和出血。一些患有胃溃疡或胃炎的人,在食用辛辣食物后,症状往往会明显加重,如疼痛加剧、出血增多等。过酸的食物,像柠檬汁、醋等,如果大量食用,会使胃内的酸度急剧上升,胃黏膜在高酸环境下容易受损,进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此外,油炸、油煎等高脂肪食物,由于难以消化,会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延缓胃的排空,导致胃部胀满不适,长期食用还可能引起胆囊疾病和胰腺疾病,间接危害胃部健康。
进食方式不当同样会给胃带来负担。吃饭速度过快,食物未经过充分咀嚼就进入胃内,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因为食物颗粒过大,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去研磨和消化它。而且,狼吞虎咽时,容易吞入大量的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胃后会产生腹胀、嗳气等症状。相反,细嚼慢咽可以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减轻胃的消化压力。另外,进食时过度说话或者大笑,会使咽部肌肉频繁活动,影响食物的正常吞咽过程,还可能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等危险情况。同时,过度说话也会使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
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也对胃部健康极为不利。腌制食品如咸菜、酸菜等,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内适宜的酸度条件下,可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食用腌制食品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等,通常含有较多的防腐剂和添加剂,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此外,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的盐分含量普遍较高,高盐饮食会使胃黏膜细胞脱水,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从而引发各种胃部疾病。例如,在一些胃癌高发地区,人们日常饮食中腌制食品的摄入量往往较高,这与胃癌的高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联。
为了保护胃部健康,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三餐时间,做到定时定量进食;减少辛辣、过酸、油炸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避免进食时过度说话或大笑;同时,要少吃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
陈松平 如东县人民医院 消化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