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疾病。随着疾病进程的发展,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以及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药物,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硝酸酯类药物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缓解心绞痛发作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扩张血管,特别是静脉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患者在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一般几分钟内即可起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治疗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这类药物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对于心绞痛患者,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合并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尤为适用。但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也存在一些禁忌证,如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这类药物对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类型心绞痛的治疗。在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水肿等不良反应,不过这些症状通常在调整剂量后可得到改善。
调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治疗中的关键药物之一。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或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患者在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及肝功能等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孙纪荣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心内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