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国成年人的正常腰围范围是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腰围数值与血压水平存在紧密关联。
人体脂肪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腰围超标反映的是内脏脂肪过度堆积。这些脂肪组织并非简单的能量储存单元,而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活跃器官。内脏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反应。炎症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原本光滑的血管内壁变得粗糙,导致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失调,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推动血压上升。
腰围超标还会干扰人体正常代谢。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即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为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胰腺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该系统被激活后,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加,促使血管收缩,同时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双重作用下血压升高。
另外,腰围过大导致的腹内压升高也会影响血压。腹腔压力增加会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脏为保证足够的泵血量,会通过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来代偿,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心脏负荷加重,外周血管压力也随之上升。同时,腹内压升高还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物质,进一步升高血压。
对于腰围超标的人群,控制血压需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帮助减少脂肪堆积。同时配合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搭配适量力量训练,有助于消耗内脏脂肪,改善胰岛素抵抗。还需定期监测腰围和血压,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通过控制腰围,改善代谢和身体内环境,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升高,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谢桂香 泰州市中医院 老年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