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终身管理员”

发布日期:08月01日 14:23     浏览次数:397

当体检报告显示血糖偏高时,当莫名疲惫持续两周不缓解时,当夜间反复咳嗽惊醒时——这些信号都在揭示一场发生在体内的无声战役。内科疾病如同潜伏的暗流,在呼吸、循环、消化等八大系统中悄然蔓延。它们不似外伤直观,却影响着我国78%的住院患者,构成了现代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

面对我国2.45亿高血压患者、1.3亿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挑战,内科医生转型为“健康规划师”。他们不仅开处方,更要制定包含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的立体方案。上海瑞金医院推行的“三师共管”模式(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使糖尿病患者截肢风险下降43%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内科开创了新型诊疗模式: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房颤患者的心律,AI系统提前72小时预警哮喘发作,远程医疗让帕金森患者在家完成复诊。这些创新使疾病管理从医院延伸到生活场景。

内科医生在疾病萌芽期就展开狙击战。通过肺癌低剂量CT筛查,我国早期肺癌检出率从12%提升至38%;结直肠癌粪便DNA检测使癌前病变检出率提高3倍。在浙江某三甲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内科主导的个性化体检方案,每年让3000余人发现隐匿疾病。

现代内科正在重新定义“治病”概念。它不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是通过基因组检测预判健康风险,用营养干预调节肠道菌群,以疫苗构筑免疫屏障。这种从“疾病治疗”到“健康塑造”的转变,让医学真正实现了“治未病”的千年理想。

  人体就像精密编程的生态系统,内科疾病本质是系统失衡的预警信号。它们迫使现代人重新思考健康真谛:医学治疗不应止于对抗疾病,更要重建人体内外的和谐状态。当我们学会倾听身体的故障警报,或许就能在这场永不停歇的体内战役中,找到与疾病共处的智慧。

  在文献《内科护理指南》和基础学科教材《内科护理学》中都可以了解到相关的知识点。

 

张征兵 扬州友好医院 内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