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带状疱疹防治要点

发布日期:08月01日 11:50     浏览次数:407

带状疱疹并非普通皮肤病,而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人体神经系统中发动的“二次突袭”。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约90%携带该病毒,其中1/3会因免疫力“漏洞”而发病,且年龄每增长10岁,患病风险翻倍。

初次感染VZV通常引发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于脊髓神经节。当人体遭遇衰老、压力、肿瘤或免疫抑制剂等削弱防御时,病毒沿感觉神经向皮肤迁移,形成沿神经节分布的簇状水疱。这种“单侧带状分布”的特征,使其在民间被称为“缠腰龙”或“蛇串疮”。

发病初期,70%患者会出现皮肤灼痛、瘙痒或麻木,常被误认为心绞痛、偏头痛或关节痛。3-5天后,红斑水疱在胸背部(55%)、头面部(15%)或腰部(20%)爆发。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约30%患者疼痛持续超1年,夜间痛醒率高达68%,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抗病毒治疗存在严格时间窗:发病72小时内服用伐昔洛韦(每日3次,每次1000mg)或溴夫定(每日1次,每次125mg),可将PHN发生率从30%降至10%202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证实,联合使用普瑞巴林和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疼痛缓解率提升40%

 

金成 高邮市武安卫生院 内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