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选择监测时间点有助于全面了解血糖波动规律,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关键依据。
空腹血糖监测是基础,一般指隔夜空腹至少8h后,在早餐前测定的血糖值,它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有助于评估前一晚降糖治疗的效果,判断是否存在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仅在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或苏木杰效应(夜间曾有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
餐后2h血糖同样重要,其测定从第一口进食开始计时,2h后检测。该时间点的血糖值可反映胰岛素的餐后分泌水平,以及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对调整饮食结构和餐后运动方案有指导意义。
睡前血糖监测则适用于注射胰岛素,尤其是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有助于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保障睡眠安全。此外,凌晨2—3点的血糖监测可用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明确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效应。
当患者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疑似低血糖症状,或近期调整治疗方案、生活习惯改变时,也应随时监测血糖。通过对不同时间点血糖的系统监测,糖尿病患者能更全面地掌握自身血糖变化,在医生指导下优化治疗策略,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
曹跃春 兴化市人民医院 肾内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