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健康成年人在正常饮水的状态下,夜间排尿次数一般为0-2次,这属于正常范围。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夜尿的频次却有着不同的情况,这些频次变化还能反映出病情状况。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肾脏在对血液进行过滤时,会出现大量葡萄糖无法被完全重吸收的现象。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因此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夜尿增多的关键原因。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夜尿频次可能会增加到3-5次,甚至更多。这种较为频繁的夜尿,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能致使身体脱水,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问题。
而且,夜尿频次的改变,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征兆。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滤过功能开始出现异常,此时夜尿频次可能会略有增加,大概每晚2-3次,同时可能伴有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持续恶化,肾脏损伤不断加重,夜尿频次会越发频繁,超过5次甚至更多,这表明肾功能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若糖尿病患者察觉到夜尿频次出现异常,应当及时监测血糖,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严格把控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同时,务必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合理区间。
庄志军 南京市雨花医院 内分泌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