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运动是抗病的“良药”,这话一点不假。不过,运动时间的选择大有学问,选对了时间,对身体的益处更是加倍,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
2023年发布的研究表明,下午运动更有助于改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下降幅度大,且与运动强度等无关,还可能减少药物用量。此前荷兰研究也发现,下午或晚上中高强度运动,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
分析原因,下午时段,人体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此时进行适量运动,能有效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下午进行30~60 min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峰值明显降低,长期坚持,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更好地控制血糖。
此外,从人体生物钟角度来看,下午人体的各项机能处于相对活跃状态。体温升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增强,这使得运动时身体能更好地适应运动强度,减少受伤风险。同时,下午身体的代谢水平较高,运动能更高效地消耗能量,提高脂肪分解和葡萄糖代谢效率。
在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不仅能带来愉悦感,缓解压力,还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下午运动后,晚餐的食欲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控制,避免因晚餐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如活动关节、慢走几分钟,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运动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但休息后能很快恢复为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帮助缓解肌肉疲劳。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一环,选对运动时间,能让控糖效果事半功倍。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积极运动,享受健康生活。
韩钟霖 南京鼓楼医院 心内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