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正确姿势:从根源减少骨骼压力
1. 坐姿 :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子设备时,坐姿端正尤为关键。应保持腰背挺直,肩部放松,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可在腰部垫一个靠垫,使腰椎保持自然生理曲度,双脚平放在地面,使膝盖与髋关节处于同一水平线,这样可以将身体重量均匀分布在脊柱和骨盆上,减少腰椎和颈椎的压力。
2. 站姿 :站立时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身体重心应落在双脚中心,避免长时间重心偏向一侧,以免导致脊柱侧弯和下肢关节劳损。比如在久站排队或工作时,可适当将重心在左右脚之间转移,避免单侧下肢长时间受力。
3. 卧姿 :选择合适的睡姿对骨骼健康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侧卧位时,应使双腿稍弯曲,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枕头,以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低枕,避免腰部过度后仰。同时,床垫的选择也很关键,不宜过软,以免身体下沉,改变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也不宜过硬,导致身体受力不均,引起不适。
二、科学运动:增强骨骼肌肉力量
1. 有氧运动 :规律的有氧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利于骨骼健康。如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提高身体代谢,促进钙质吸收,增强骨密度。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损伤,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运动后进行适当拉伸。
2. 肌肉力量训练 :强壮的肌肉可以为骨骼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减轻关节负担。常见的肌肉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周进行 2 - 3 次力量训练,每次 20 - 30 分钟,注意训练时动作规范,避免受伤。
3. 柔韧性训练 :良好的柔韧性有助于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预防运动损伤。如瑜伽、普拉提等运动,通过各种伸展动作,能有效拉伸肌肉和韧带,提高身体柔韧性。可每周进行 2 - 3 次柔韧性训练,每次 30 - 60 分钟,在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拉伸。
三、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降低骨骼疾病风险
1. 戒烟限酒 :吸烟会影响骨骼的血液供应,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降低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和骨折愈合难度。过量饮酒也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和骨坏死等疾病。因此,为了骨骼健康,应坚决戒烟,适量饮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应不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女性减半(一个标准饮酒单位相当于 14 克纯酒精)。
2. 避免过度劳累和久坐 :长期过度劳累和久坐会使腰椎、颈椎等部位承受较大压力,增加椎间盘突出、脊柱劳损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起身活动 5 - 10 分钟,伸展四肢,放松腰部和颈部肌肉,缓解关节疲劳。如办公室职员可利用休息时间做做简单的颈椎操、腰部伸展运动等。
3. 防止跌倒 :对于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是引发骨折等严重骨科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居家环境应尽量减少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防滑,安装扶手和照明设施,穿防滑鞋,避免在湿滑的地面上行走。同时,老年人应加强平衡能力训练,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提高身体稳定性。
骨骼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骨科疾病的预防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地保持正确姿势、科学运动、合理饮食、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检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骨骼健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为自己的骨骼打造坚固的防线,享受健康、活力的生活!
徐辉 如东县人民医院 骨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