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慢性疾病,拥抱健康生活

发布日期:08月01日 14:19     浏览次数:401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被慢性疾病困扰。慢性疾病是指那些病程长、发展缓慢,且通常不能自愈的疾病。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这些慢性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预防慢性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疾病的常见病因慢性疾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不良的生活方式

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2)缺乏运动

3)吸烟和过度饮酒

2.遗传因素某些慢性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比如,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其亲属患这些疾病的风险会高于一般人群。遗传因素使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但并不是绝对的,后天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使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当人处于压力状态下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使血压升高、血糖升高,长期反复出现这样的状况,会导致身体机能受损,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虽然慢性疾病的病因复杂,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预防这些疾病:

1.健康的饮食

1)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每天的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 5 克以内。减少食用油的使用量,多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食品。(2)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多吃蔬菜水果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还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建议每人每天至少摄入 300-500 克蔬菜和 200-350 克水果。

3)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瘦肉、鱼虾、豆类、蛋类等优质蛋白来源。比如,一周可以吃 2-3 次鱼,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保持适当的运动

1)定期锻炼: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使心脏得到锻炼,同时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能量消耗。此外,还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举重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2)避免久坐: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工作或看电视等不利于身体健康。建议每坐 1-2 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伸伸懒腰、踢踢腿等,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3.戒烟限酒戒烟是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可以通过咨询医生、使用戒烟药物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戒烟。对于饮酒者,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宜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既能保护肝脏,又能减少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4.管理压力

1)学会放松(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发现一些慢性疾病早期的迹象,如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紊乱等。通过早期发现疾病,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疾病的发展,避免病情恶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对于有慢性疾病家族史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体检的频率和检查项目。

 

潘文超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医院 心内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