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也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高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毫米汞柱(mmHg)。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级(轻度)、2级(中度)和3级(重度)高血压。此外,还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9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危险因素:
1.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或近亲患有高血压,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2.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硬化,血压更容易升高。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3.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肪饮食,以及缺乏运动、肥胖、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等,都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4. 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如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5. 其他疾病: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人群,也更容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尤其是在早期阶段,许多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然而,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胸闷等症状。由于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它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许多患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被诊断。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包括:
1. 心脏: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2. 大脑:增加中风(脑卒中)的风险,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
3. 肾脏: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4. 眼睛: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致盲。
5. 血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预防高血压的建议:
1. 保持健康饮食: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2.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5. 管理压力:通过各种方法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6. 定期体检: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了解高血压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
如果您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对高血压的防治。千万可别自暴自弃,想着这个是小病,不是大病,就不管不顾,就不注意自身的控制及预防,然后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记住学会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让病痛远离你!
宋祖东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卫生院 内科
![]() |